菜鸟翻译,多指正 原文:http://www.quirksmode.org/blog/archives/2015/06/web_vs_native_r.html
请先阅读李松峰老师翻译的上篇--Web与原生:我们得承认失败
好的,上周的文章引起了不少讨论,其中也不乏一些很有用的意见。是时候该给出回应了- 先说一个有趣的事件。
在上周二,宝贵的几个小时里,我的文章被推到了Hacker News的头条。但是好景不长,在我希望这一天结束前把首页发上去的时候,我的文章又被以这年头常见的方式给推了下来。
当我的文章退居榜首之后,它被一个JavaScript 库 (或框架)所取代。更糟糕的是, 这个库仅仅宣称“比React更快”(或者Ember,我记不清了)。 很明显, 这样的陈述足够把框架(或库) 推到最高位置。页面上没有任何注解,除了几张用来说明它比Ember (or React)快了多少的图片。管他呢。
这正好显示了网络开发者们的优先选择。在基础层面上花心思显然不如花点时间用在框架 (或库) 这些比较新潮的东西上面,尽管数月后将会被人们遗忘。
嗯,好吧... 下面我们讨论一些严肃点的东西。
反驳我文章的两个观点:
1.不存在网络应用与本地应用之争所以我们不认输。
2.新闻网站的例子(我认为它们作为本地应用会更好)是错误的。
这两个观点都成立- 尽管我认为对一些网络开发者们来说网络应用与本地应用之战仍在继续;当然,他们是那些想用更多框架来解决问题的人... 嗯, 不管他们。
一般来说,比起那些实在的,理性的甚至是无趣的标题,我的确更倾向于那些具有婉转修辞且吸引眼球的一些标题,因为这些大胆的陈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我不是在道歉,请注意,仅仅解释一下。我真的很厌倦去用一些轻微,平平的标题来包含我的一些重要的发问和观察,因为最后它们会被完全忽视。今年我尝试一个新招,在标题里我用大胆地陈词来吸引访问者,这样他们其中的一些就会读我的一些说法和想法。在如今这个年代,这是传达出你的观点的最有效的方法。不信的话去问问各各网站吧。
我在怀疑如果我以“一些关于网络应用模拟本地应用的研究”为我的文章的标题,或者同等乏味的标题,是不是就不会引来这些评论。
鉴于这个方法取得的成功,我以后会继续用下去。提前说一下:你可能会讨厌我的下篇文章- 包括它引人的标题。
还是那样,我的主要观点仍是web应用不应该模仿本地应用,因为这一举措是不会成功的,这也是被广泛认同的。事实上,我在这里只发现了一篇重要的文章。Laurence Dorman 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不认为web应用会一直模仿本地应用。
我只想说我们周围的设备功能已经足够强大,并且会越来越强大。恰如同我们也被给与了足够的自由来探索这些功能。
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同时本地应用功能也会获得至少同等程度的增长。所以追赶是有的并且会一直存在。
即使Dorman不赞同,回归到web应用会比本地应用给用户带来更少的麻烦这一点上。事实的确如此,并且在未来几年它会带来更多的帮助。仍然,这并不能证明网络应用应该模仿本地应用.
实际上,web应用的一站式服务特性引起了很多有趣的反映,尽管也招来一些呼唤要求澄清。Chris Wilson 说道他浏览了Scott Jenson的文章 后支持Benedict Evans的关于 web vs. native 的问题.
我认为,Benedict Evans 和 Scott Jenson 讨论的是同一种现象,只是从不同的角度。Benedict Evans 从业务的角度而Scott Jenson 则关注用户体验。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他们的方法对Web应用或本地应用的问题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但是我可以看出为了客户的业务需要牺牲掉了用户体验。
Dion Almaer以不同的方法解说了同一问题: “[一个轶事] 如果把Web应用比喻为快速约会,那么apps 则是一个长久的关系。给你五分钟的时间让你去打动一个人,对于一个你素未谋面和一个与你已建立信任关系的两个人,你所采取的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
说的很对,并且这与Scott Jenson 和Benedict Evans的言论也是一致的。
Jeremy:(他仍在写着我本该写的东西)
“Web作为超文本文件分享系统的遗产,纯粹用作科学研究经常被看作是一个障碍,在这个应用和货币化的时代这一点必须要克服。但是我把这一遗产看作一个特点,而非一个bug。它提倡广泛使用高于个体便利,创造高于消耗以及分享高于经济收入之上等理念。”
我不确定我们可以把经济收入从这一方程式中移除,但是我赞同web的遗产是一个优势而非劣势。我们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一优势,尽管我们必须找到回家的路。
所以让我们一起找出下一个将会发生在web应用上的东西。现在我在想它的一站式服务特性可能比它的触及范围和URLs更重要。
扫码关注w3ctech微信公众号
共收到0条回复